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国际眼科时讯所有。“第十六届国际眼科学学术会议”与“第十六届国际视光学学术会议”(COOC2016)会议期间,新加坡角膜塑形学会主席,新加坡角膜接触镜协会主席Stan Isaacs教授接受了《国际眼科时讯》的专访,Stan Isaacs教授与大家分享了儿童角膜塑形镜应用的经验,提出越早干预延缓近视进展效果越显著的观念,建议首次配戴年龄提早到5岁甚至更早,这些经验对于眼科临床医师对儿童角膜塑形镜的适配极具指导意义。最近会议信息第四届国际角膜塑形学术论坛。
角膜塑形镜的干预起始年龄建议在5岁进行
近视今年来发病率显著上升,已经成为了全球重要健康问题[1, 2],在东亚发达地区,儿童的发病率更是高达60%-90%[3-5]。近视发病年龄越来越小,将来很有可能进展为高度近视,从而带来高度近视并发的眼底病变、白内障、青光眼等。大量研究表明,角膜塑形镜较配戴框架镜或软性角膜接触镜,可降低眼轴延长达32%-55%[6-10]。
Stan Isaacs教授指出,角膜塑形镜干预的起始年龄的探讨研究对于控制近视的进展具有关键作用。因为如果不及早进行干预,近视度数将变得很高,度数越高,问题越多,将带来可能致盲的疾病。因此我们将尽早进行干预以控制近视,并尽量做到最好。Stan Isaacs教授建议儿童在5岁时开始使用角膜塑形镜进行近视控制,如果度数很高,则在2-3岁时就开始使用角膜塑形镜进行干预,也可联合滴眼液和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的进展。如果依照上述原则在非常小的年龄就开始控制近视,一直坚持到21岁左右,度数将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近视相关的致盲性眼病的发生风险将大大降低7。
新加坡角膜塑形镜技术开展18年的介绍
18年前,Stan Isaacs教授首次在新加坡引入了角膜塑形镜并逐渐开展验配。在此期间,全世界范围内角膜塑形镜都得到了发展,有接受过专业角膜塑形镜培训的验光师及医生。在新加坡,每500万人群,配备了约50名角膜塑形镜的专业视光医师,但这仍然不够,需要达到配备100名视光医师的水平。
Stan Isaacs教授组织了大量为验光师和医生设置的角膜塑形镜的课程,例如如何为这些孩子进行治疗,应该做什么不做什么,其中最重要的是眼部健康的监控。因为这些孩子需要配戴角膜塑形镜直到至少21岁,如果从3岁开始配戴,这将是18年的时间,因此医生将一直随访角膜的情况,保证角膜的细胞没有受到损害,在结束配戴时,医生需要保证眼部状况是和开始时一样健康的。
Stan Isaacs教授提出,为儿童配戴角膜塑形镜总体是安全有效的,实际上许多孩子比成人要好,因为他们更加遵医嘱,更善于倾听,成年人并不总是遵医嘱,依从性相对较差。基本而言,卫生清洁问题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预防感染,医生需要教孩子及其父母如何正确洗手,如何正确擦干双手,如何取戴角膜塑形镜,使用哪种溶液等。如果遵循基本的操作流程,这将是一个非常安全的流程。
角膜塑形镜VS 低浓度阿托品
除角膜塑形镜外,最新的大型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研究五年的随访结果表明,儿童使用0.01%阿托品2年后,可显著延缓近视的进展,且并发症发生少[11]。那么哪种方法更好呢?Stan Isaacs教授指出,这两种控制近视进展的方法各有优缺点。使用低浓度阿托品控制近视进展,在一些儿童中效果不佳,在一些儿童中效果较好,一些儿童可能会产生过敏等不良反应,如面部潮红、心跳加速等,一些孩子出现阅读困难而影响学习,一些孩子瞳孔散大,在户外会畏光。同样的,一些孩子使用角膜塑形镜效果好,一些孩子效果并不好。因此现在Stan Isaacs教授同时使用两种方法,使用低浓度阿托品的同时配戴角膜塑形镜,希望同时使用两者可以获得更好的控制近视的效果,希望能完全阻止近视的进展。另一个问题是,阿托品不能使用很多年,这样累积的化学剂量过高,一般使用1.5年左右,然后慢慢停药。
预防近视发生的方法探讨
目前尚未找到确切的预防近视发生的方法,众所周知,近视的发展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Stan Isaacs教授指出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预防,例如让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保持好的姿势,好的阅读习惯,避免长时间近距离工作,室内维持良好的光照。在这些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加上阿托品,加上角膜塑形镜,加上所有其他的方法,将达到一个共赢的阶段。直至从基因检测上我们可以确定,哪些人将会发展为近视,那么在发生前我们就进行干预,这将是不久的将来有望实现的目标。
1.Aller TA: Eye 2014, 28(2):147-153.
2.Smith MJ et al: Adolescent health, medicine and therapeutics 2015, 6:133-140.
3.He M et al: Investigative ophthalmology & visual science 2004, 45(3):793-799.
4.Lin LL et al: Annals of the Academy of Medicine, Singapore 2004, 33(1):27-33.
5.Saw SM et al: Investigative ophthalmology & visual science 2005, 46(1):51-57.
6.Kakita T et al: Investigative ophthalmology & visual science 2011, 52(5):2170-2174.
7.Wen D et 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2015, 2015:360806.
8.Hiraoka T et al: Ophthalmology 2015, 122(1):93-100.
9.Hiraoka T et al: Investigative ophthalmology & visual science 2012, 53(7):3913-3919.
10.Hiraoka T et al: Optometry and vision science :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Optometry 2009, 86(7):875-882.
11.Chia A et al: Ophthalmology 2016, 123(2):391-399.